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神经免疫实验室——瞄准国家需求,为疾病治疗贡献新策略
为鼓励和支持卫生健康领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2022年,山东省卫健委确定了首批101个医药卫生重点学科、40个重点实验室。为立榜样树标杆,本报推出巡礼栏目。今天聚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神经免疫实验室。
在重症肌无力免疫耐受的诱导和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免疫调节方向,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以下简称“山一大一附院”)神经免疫实验室的科研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实验室开展了多项面向全球的药物临床试验,连续3年被第三方机构评为国际上重症肌无力研究最为活跃的机构之一……
不负十七载求索,山一大一附院神经免疫实验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和标志性成果。在泰山学者、山东省神经免疫研究所所长、神经免疫实验室带头人段瑞生教授带领下,该实验室培养了一支实力雄厚的神经免疫研究队伍,将专业建设成了基础和临床密切结合,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在国内有重要学术地位的区域神经免疫中心。
锻造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科研创新团队
科研创新,离不开一流的人才队伍。自2006创建之日起,山一大一附院神经免疫实验室就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作为两项根本性任务,瞄准国际前沿,全力打造高素质高水平的科研团队。
输送青年科技人员出国进修、合作、访问或参加国际会议,开阔科技人员视野、提高交流能力;同时与国际著名学术机构或知名学者开展合作交流,与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交流与合作关系,为青年学术骨干进入国际前沿研究领域、提高学术水平创造条件。
多年努力,实验室培养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若干学术骨干,形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研团队。目前1人入选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人入选山东省齐鲁卫生健康人才,在站博士后10余人。
这是一支高标准建设的年轻团队。目前,实验室共有主任及带头人4名,在读硕士及博士50余名。人员专业职称配置合理,可实现基础免疫学专家和临床医生的良好结合。研究人员年龄结构合理,技术骨干中超过一半的人员在35岁以下;在研究人员专业配置方面,除专职科研人员外,配备了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及管理人员。
这是一支创新活力满满的科研团队。近三年来,团队共承担国家自然基金14项,厅局级以上课题10余项,发表SCI文章4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10分以上文章7篇,获专利近10项,获得厅局级以上人才称号6人次,厅局级以上奖励4项,培养了一批在省内有号召力的年轻学科带头人。
贡献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
与国内一流实验室对比,山一大一附院神经免疫实验室的优势在于基础科研和临床密切结合。医院神经免疫学专业在省内具有较高声誉,病源病种充足。团队成员长期工作于临床一线,在临床实践中提炼科学问题加以研究和证实,并应用到临床诊疗实践中,形成了临床实践—科学研究的良性循环。
依托山一大一附院在实验室建设、人才引进和培养、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大力支持,神经免疫实验室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学术氛围中,迎来了快速提升、持续向上的发展和机遇。
“做科研就是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临床需要,这是科研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秉持这样的初心,段瑞生带领科研团队十七年如一日,聚焦重点方向,不辍探索,不懈奋斗,塑造了实验室发展的优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
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及临床需要,实验室形成了特色研究方向——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在重症肌无力免疫耐受的诱导和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免疫调节方向,科研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14年受美国NIH邀请,段瑞生前往华盛顿参加了重症肌无力临床研究指南的制定,将“中国智慧”写入国际指南,标志着其带领的神经免疫团队学术研究已跃居国际先进行列。近几年段瑞生又参与了国内多项指南制定。
在学术带头人辛涛教授领衔的脑肿瘤代谢免疫研究方向上,团队近年来在“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完善了脑神经免疫的分子调控网络。研究成果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为代谢干预与免疫激活协同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临床前证据,并有望成为代谢免疫检查点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的重要方向。
“我们的研究旨在探索临床疾病的发病机制,以期发现新的干预靶点,为疾病治疗提供新策略。”在这样的定位引领下,未来三年,山一大一附院神经免疫实验室将聚集一批国内有相当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和省内知名的优秀学术骨干,成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原始创新性成果的产出基地,建成国内一流水平的神经免疫疾病研究中心和开放性实验室。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