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您的位置: 首页 就医版健康科普科普文章详细

健康小贴士 | 我的血压我负责

发布时间:2024-07-09 08:42 本文来源: 《老干部之家》杂志

高血压可以说是大家最熟悉的慢性疾病之一。根据《2022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3.2%,全国患病人数达到2.45亿。更令人担心的是,目前我国高血压人群呈现出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同时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特点。

综合高血压疾病发生发展特点,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始强调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性——治疗高血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仅是到医院就诊,患者如果能够主动参与血压的管理,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有效的自我监测和控制,对于降低血压水平、减少相关并发症有关键作用。

当患者可以坚持定期监测血压,根据自身情况按时按需服用药物,及时准确与医生沟通自己的病情变化,合理安排日常生活,便能为血压的平稳和并发症治疗打下坚实基础。不要小看这些自我管理的行为,这其中的每一个举动都可能产生蝴蝶效应般的积极影响。一定要明白,医生的治疗固然重要,但患者本身才是与疾病长期抗争的主角。了解所患疾病,并能针对疾病变化给予基本的记录和处理,才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

希望通过本期专题,高血压患者及家属能真切认识到高血压自我管理的重要性,掌握高血压自我管理基本技能。让我们共同努力,以科学的自我管理为武器,在与高血压的战斗中赢得胜利,为健康生活加一份保障。

血压波动不要慌,了解血压波动规律

高血压患者最担心的就是血压波动,很多患者为此频繁进出医院。但是所有血压波动都代表着危险情况吗?一些基本的血压波动情况,我们必须掌握。

一、血压节律的异常情况

人体血压有自身的生理性动态变化规律,本身就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常情况下,人体血压在上午6~10点处于全天的最高峰,随后缓慢下降;下午16~18点会达到第二个高峰(一般低于上午的高峰);到了夜间,血压又会下降10%~20%,凌晨2~3点是全天血压波动中的低谷。这种“两峰一谷”的生理性血压动态变化,我们称之为勺型血压。勺型血压呈现的是一般人正常的血压节律。真正的血压节律异常有以下几种。

1.超勺型血压:指夜间血压较日间血压低(超过20%),即夜间血压过低。例如,平时日间收缩压160mmHg,如果夜间收缩压测量值低于128mmHg,就可以称为超勺型血压。由于夜间灌注不足,超勺型血压被认为是发生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2.非勺型血压:指昼夜血压均升高,夜间血压下降小于10%,也就是血压动态波动不明显。血压波动呈非勺型,甚至呈直线,会造成更严重的血管壁损耗,从而导致疾病。

3.反勺型血压:指夜间血压高峰高于清晨的血压高峰。夜间收缩压与日间收缩压的比值越高,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就越高,对靶器官的损害就越大。

根据一天中血压变化的规律调整降压药的服用时间,可以优化血压控制效果。

二、假性高血压

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并不是确诊的高血压患者,却出现了头晕眼花、耳鸣、心悸、手脚麻木、疲乏无力等情况。这其中有些人用血压计一测,血压确实偏高,那么他们是患上了高血压吗?

下面几种情况可以先做观察。

1.临界高血压。又称为边缘性高血压,它的标准为收缩压130~139mmHg,舒张压85~89mmHg。临界高血压不属于高血压,但临界高血压中有20%可能会变为高血压。

2.高原性高血压。如果非高血压患者到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后,血压持续升高超过正常标准,并且还伴有高血压症状,那么这可能是缺氧所致,不能判断为高血压。

3.波动性高血压。很多老年人的血压常在正常血压、临界高血压以及高血压之间变动。需要记录多次测量结果,请医生判断。

4.潜在性高血压。有些人受到某种刺激或应激负荷后,血压会增高,这可能是身体的降压机能或者升压机能的功能不全或者过度亢奋所造成。偶尔出现一次不必担心,如果不加干预,导致血压持续升高,就可能逐渐发展成高血压。

5.有诱因的血压升高。例如剧烈体育运动后,心率增快、心脏排血量增多,最终引起血压升高;情绪波动后,紧张、忧虑、惊恐、兴奋、悲痛等情绪波动引起的血压升高;天气寒冷时,血管收缩、血流阻力增加,引起血压升高。此外,饱餐后,心脏将增加心脏排血量以完成消化、吸收功能,也会引起血压升高5~8mmHg。这些都不必要太紧张。

 

准确自测血压是自我管理血压的第一步

有患者在关于高血压的提问中说道:“自己患高血压4年,每次去医院测量血压,都明显高于自己在家中的自测血压。自己一直觉得自己在家中自测的血压结果未必准确,更相信医院的测量结果,但是医生认为他在家测的血压更准确,坚持让他自测血压、做好记录。”

与此同时,也有人提出了血压计选择方面的问题,她认为现在普遍使用的电子血压计测量结果未必准确,自己更相信水银血压计,她自己也购买了水银血压计。但是她发现现在不论是县医院还是省城的三甲医院,都开始用电子血压计给患者测血压。

自我血压测量是自我管理血压的第一步,每位高血压患者都应该在家自备血压计,以便记录血压变化,这点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家庭自测血压到底准确与否,血压计又该如何选择和使用呢?针对大家疑惑的问题,我们展开来说。

一、“他”们的担心你有吗

首先,可以肯定地说,只要正确掌握血压测量的方法,家庭自测血压的准确率不亚于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优于在医院测量的诊室血压。当前的医学专家及各类高血压指南均指出,家庭自测血压可以提高高血压诊断率、为精准治疗提供有力依据。原因主要有两个:1.家庭自测血压更能够反映患者多个时间段的血压情况,而诊室血压往往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只代表患者某个时间点的测试;2.家庭自测血压时,患者情绪更平稳,更能反映患者血压的真实情况,避免假性高血压,而诊室测量血压时,患者因就诊活动量增加、紧张情绪等影响,可能出现血压一过性升高,甚至“白大衣高血压”(指在医生诊室测量血压平均值大于正常值,而在家庭自测血压或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时血压正常),造成误诊。上文患者出现的就类似“白大衣高血压”。3.有利于医生调整高血压治疗方案,当患者自测血压并记录,就诊时携带血压记录表,医生就可以根据一周或一月血压情况,有的放矢地调整降压方案。其次,在血压计的选择方面。目前大家争议比较多的就是水银血压计逐渐退出市场和电子血压计的准确性问题。

我们现在都知道,水银泄漏如果处理不当容易造成中毒,所以包括水银血压计、水银温度计等都在逐渐淡出市场。除此之外,独自一人很难用水银血压计自我测量血压,这对于需要经常监测血压的高血压患者非常不便。所以现在不推荐大家使用水银血压计。

但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不能完全接受电子血压计,认为电子血压计的测量结果不准确。其实国际高血压指南,已经明确提出经过验证的电子血压可以代替水银血压计。每一个电子血压计在出厂前都经过了严格的测试并达到标准,其准确性是有保障的。正如上文所说,现在医院也大都使用电子血压计为患者测量。所以只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电子血压计完全可以测出准确的血压数值。

这里也提醒大家3点。1.不推荐用腕式和指套式血压计监测血压,建议选择臂式血压计。因为手腕低于心脏水平,而手指受动脉弹力回波的影响明显,所以这两种测量结果不够准确。2.电子血压计的准确性在某些特殊临床情况下会受到干扰,比如患者有严重心律失常,或者极度低血压休克等情况,大家监测血压时要考虑相关因素。3.电子血压计需要定期校准,一般可以通过专卖店联系商家进行。

二、准确测量血压,这几个问题你必须清楚

以下是几个关于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时患者容易疑惑的问题,知道这些问题的准确答案,可以让你的自测血压值更能反映实际情况。

1.注意血压测量袖带的选择

在购买血压仪时,除了建议大家购买臂式血压计,还提醒大家关注血压计的袖带长度。标准规格的袖带气囊长22~26厘米、宽12厘米,袖带气囊至少应覆盖80%的上臂周径。如果袖带过短,测量值会偏高。对于肥胖或臂围大的人群,应使用大规格气囊袖带。

2.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

测量血压之前要保持平和的心理状态。通常建议静坐5~15分钟后进行血压测量,这样测得的血压通常不会有太大的波动。测量时一定要采取端坐姿势。袖带位置以肘关节上方1~2厘米为最适宜,袖带与手臂之间能伸进一根手指最合适,同时保持袖带中央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位置,手心向上,自然放松。

3.测量时应该用左手还是右手?

健康成年人双侧上肢的血压测量值存在差异是正常现象,但一般差额不会大于20mmHg。如果相差过大,就要注意是否存在上肢动脉病变。对于怀疑高血压的人群,在初次就诊时,一般医生会给测量双侧上肢血压。若双侧血压测量值不同,通常哪一边胳膊测量的血压高,就以哪一边为准。

4.测量时坐着好还是躺着好?

测量血压的正规体位是坐位。坐位或卧位测量对收缩压的影响不大,但坐位测得的舒张压通常比卧位要高。对于有些高龄老人或者严重疾病患者,如果无法坐位测量,也可以躺着测量。卧位测量时患者应该取仰卧位,测量单侧的上臂外展约45度,手臂下垫软枕,使手臂与腋中线平齐。

5.测血压时,需脱掉上臂衣物吗?

理论上说,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应当将上臂衣物脱掉后再测量血压。但在现实测量中可能有时不好实现,因此也可以保留一层薄衣物接受测量。这通常也不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很大影响。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将上衣袖子挽起来测量血压,挽起的衣袖不要勒住上臂,因为上臂勒住后可能会使得测量的血压值偏低。

6.什么时候测血压?每天测几次?

应每日早上服药前,下午四五点钟或晚上八点左右测量血压,每次测量应在座位上休息5分钟后,测2~3次,间隔2分钟,每次测2次,取其平均值。如果血压达标稳定,也建议每周至少测3~5次。强烈建议测完血压后记录。

7.血压测量“六不要”

(1)不要说话。说话会使测量值偏高。

(2)不要跷二郎腿。跷二郎腿会导致测量结果偏高。

(3)上臂不要低于心脏。上臂低于心脏会导致测量结果偏高。

(4)胳膊不要悬空,要放在桌子上。胳膊悬空测量结果有误差。

(5)不要憋尿。憋尿测量,测量结果会偏高。

(6)不要在寒冷环境下测量。测量结果会偏高。

 

掌握基本用药知识,适当调整降压药的服用方法

降压药的使用是高血压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在本期策划的前期调查中我们发现,当下,可供高血压患者选择的药物众多,虽然多数患者都能遵医嘱用药,但是还是有很多患者对如何使用降压药、使用哪种降压药有自己的想法。药物使用是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了解基本的用药知识,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更安心地长期坚持用药。

一、医生这样为你选药

其实医生在为患者选择降压药时一般主要遵循四个原则,即能有效降压、长效平稳、对器官不造成损害、副作用小。

这里,重点给大家解释一下长效平稳和副作用小的具体含义。

现在一般建议患者服用长效降压药,因为长效降压药省事,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好,而且长效降压药作用时间较长,控制血压更加平稳。短效降压药不但需要一天吃多次,而且药物在体内的浓度不够稳定,容易造成血压波动。副作用来说,几乎所有的降压药都有副作用,这里作为患者需要关注的是要学会辨别药物的副作用有没有在自己身上发生。如果服用药物后,没有发生说明书上提示的副作用,那么就能长期服用;如果发生了不可耐受的副作用,那就需要尽快换药。

医生在为患者选择降压药时,一般还会根据心率、血糖、血脂,以及是否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有时候要选择多种降压药,才能实现血压达标。需提醒大家的是,服用降压药后,不要指望血压短期内就能平稳,长效降压药需要2周以上才能达到最好的降压效果。

二、到底什么时候服药效果好

据临床医生反映,几乎所有高血压患者都问过关于吃药时间的问题。目前大部分医生会建议患者早晨服药,以便控制好一天的血压。但是也有研究发现,睡前服用降压药效果更好。事实上,现在各国的高血压指南,都没有明确指出降压药服用时间。这里提供下面几条建议供参考。

1.新发高血压的服药时间

对于刚开始服用降压药的患者,如果是服用长效降压药,建议早晨服用,只要血压达标就可以;对于短效降压药,建议白天服用,不建议睡前服用。

2.“老病号”的服药时间

如果患者服用降压药已经有一段时间,养成了用药规律,且血压比较平稳,那么就已经达到了吃药的目标,暂时不需要更改吃药时间。

3.血压控制不理想,需要调整服药时间吗

对于目前血压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如果想调整用药时间,可以根据24小时血压曲线来确定新的服药时间。这个过程一定要跟主治医师沟通。

4.难治性高血压的服药时间

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如果吃三种以上降压药(其中一种利尿剂),可是血压还不理想,除了要考虑吃药时间的问题,可能还要考虑增加吃药次数。这种情况需要患者的主治医师根据患者情况给出具体建议。

三、关于停药

长期服药难免让人产生烦躁情绪,所以不难理解,多数高血压患者都会在血压控制平稳一段时间后迫不及待地咨询医生:“大夫,最近我血压很好,能不能停停药?”

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药的情况并不是绝对的。确实存在一些情况,可以药物减量或者停药。

1.生活方式健康,且在使用降压药治疗后,血压一直保持正常。这是最理想的一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减少用药并进行观察。减药或者停药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尤其对于同时服用几种降压药的患者,可以根据血压的状态,跟医生沟通,灵活掌握。

2.出现低血压。如果使用降压药物后,血压出现持续性偏低,而患者又不伴随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等需要使用降压药的指征,可以考虑逐渐减少剂量。如果血压仍然偏低,则可以停药观察。特别是在夏天,服降压药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低血压,这时可减少剂量,但不主张完全停用。

3.部分继发性高血压或者临时因素导致的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如果原发病得到治愈或者消除了原发因素,血压也恢复正常,就可以逐渐停用降压药。如果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升高是由于某种临时性因素导致,比如突发事件等。待诱因消除,可以逐渐停用降压药。

总的来说,高血压患者减药或停药需注意以下几点:(1)将个人情况真实反映给医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擅作主张。(2)需要健康生活方式护航。(3)减药停药期间需密切关注自己血压变化,以及相关器官变化。出现任何身体不适,及时就医。

 

注意这些生活细节,更有助于降血压

当下,随着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大家健康素养的提高,高血压患者普遍能做到在生活方式上进行自我约束以配合疾病治疗。但是面对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很多高血压患者还是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或处理。下面我们结合提问,选择了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给出准确答案,希望对您有参考价值。

Q:前两天听了个讲座说建议高血压患者补钾,想问一下理由,并推荐一下如何补钾。

A:减少钠摄入,增加钾摄入确实是给高血压患者的膳食建议。现在患者都能关注到钠摄入的问题,但确实有很多患者还没有重视起钾摄入的问题。

钾在人体内主要的生理功能是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并且直接参与肌肉的收缩;钾还是细胞内的主要正离子,对维持细胞内的渗透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钾能使动脉扩张、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促进尿钠排泄,诱导钠利尿,降低心血管的负担,从而降低血压;而且钾对血管有保护作用,可防止动脉壁不受血压的机械性损伤,从而降低高血压病和中风的发病率。有实验证明,每天补钾60毫摩尔,可使平均收缩压降低44毫米汞柱,平均舒张压降低2.4毫米汞柱。所以,建议高血压者适当增加钾摄入。

生活中常见的富含钾的食物主要包括黑枣、杏仁、核桃、花生、土豆、冬菇、竹笋、瘦肉、鱼、苋菜、油菜、香蕉、枣、桃、橘子、豌豆、毛豆等。

Q:去年体检,我的血压高于正常值。虽然后来经医生诊断,没有达到高血压病的标准,不需要服药,但我一直比较担心。朋友推荐了我两个降压方法,一个是喝绿茶一个是喝玉米须,请问这两个方法是否有助于降血压?

A:绿茶有一定的降压作用,但不建议多喝。绿茶中含有黄酮醇类抗氧化物质,有降压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依靠喝绿茶降血压。高血压患者或者血压偏高的人群饮茶要适量,而且忌饮浓茶。因为茶叶中含有咖啡因等物质,饮用后可引起血压上升,浓茶中的茶碱还有可能导致大脑兴奋、失眠、心悸等。

玉米须作为一种中药,有利尿、消肿的作用,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讲有一定的控血压作用,像乔阿姨这样的血压偏高人士可以坚持饮用玉米须。但是玉米须不能代替药物。对于高血压患者,想要长期控制血压,药物治疗不可缺少。

Q:父亲患高血压3年,血压控制时好时坏。我们一直以为高血压患者应该“管住嘴,迈开腿”,可是去年冬天去医院复查时,医生却以我父亲有轻微哮喘为由,不建议父亲过度运动。我想咨询一下,医生的这个建议合理吗?

A:确实不是每一个高血压患者都适合运动。目前是建议收缩压不超过180mmHg、舒张压不超过110mmHg,即处在轻中度高血压阶段且血压控制良好的高血压患者,开展运动干预。如果血压值过高需要先服用降压药使血压达标,再开始进行运动干预。

除此之外,对于患有心脏病、糖尿病、肝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骨关节疾病的患者和肥胖患者,需要在疾病控制平稳或者减重后再开展康复运动。所以当地医生对患者的建议是有理由的。建议高血压患者实施运动计划前做一次心肺功能运动试验或是全面体检,然后跟医生沟通后再实施运动计划。

Q:退休2年,患高血压5年,想带家人出去旅行,有什么注意事项吗?

A:高血压患者旅行的前提是先要把血压降到正常水平。病情不稳定或有严重并发症的情况下不建议出行。

旅游毕竟不同于在家,旅行中会面临温度变化、长时间坐车、饮食不规律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可能导致血压变化。高血压患者旅行时一定要备好降压药和便携式血压计,旅游期间要按时吃药,严密监测血压。不建议高血压患者去高原或是寒带地区,不建议做一些高风险运动,以免引起血压大幅波动。

此外,不建议高血压患者自驾行。长时间开车,容易精神紧张,引起血压上升、血管痉挛等,而且开车过程中如果遇到拥堵等情况,容易影响人的情绪,也不利于血压管理。高血压患者驾车,应在车内常备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若驾驶过程中出现头晕、头痛等,要及时将车停在安全区域,拨打120或自行抢救,轻者可稍作休息后再继续行驶。

Q:我因为睡眠不好,购买了朋友推荐的橡胶枕,我感觉对于促进睡眠确实有效。但是最近监测血压发现,血压一直偏高。我为此去医院复查,医生认为就是我的枕头“惹的祸”,是枕头过高导致了高血压。我不是很理解。

A:如果高血压患者的枕头过高,血液就无法顺畅地被输送到头顶,容易引起代偿性的血压上升。此外,枕头过高,还会使头部与床面间的距离过大,这样会使颈椎的侧弯加大,致使颈肌过分牵拉,发生痉挛,造成落枕。对于普通人来说落枕也许只会造成疼痛和颈项转动不便,而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这种疼痛和肌肉的紧张状态往往还会引起心理紧张、烦躁等情绪,使血压出现波动。

当然,不使用枕头或枕头过低也是不合。适的。枕头过低会使流入脑部的血液增多,影响身体健康。颈部肌肉也会因此产生被动。性的紧张,影响睡眠质量,也会导致血压出现波动。

建议高血压患者咨询骨科或相关科室医生,确定适合自己的枕头高度。枕头高度影响睡眠,睡眠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还是值得关注的。

 

文字来源:《老干部之家》杂志

指导专家:老年医学科/保健医学科—心血管内科 杨广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健康小贴士 | 我的血压我负责
预约方式 专家查询 报告查询 互联网医院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